你從小到大一定聽過許多偉人的故事,回想一下,大多這些故事是怎麼說的呢?「1809年,亞伯拉罕林肯出身在一個農村家庭。小時候,家裡很窮,他沒機會上學……」這個故事吸引人嗎?一點也不。但是,你相不相信,如果把故事重新編排一下,留下懸念,故事就會瞬間精彩。
你知道史上最長的懸念故事嗎?
先說個故事給你聽:
在阿拉伯有個國王,他發現皇后竟然愛上別人了。憤怒之下,國王下令處死皇后。從此,國王覺得全天下的女人都是騙子。於是,他決定做一件殘忍的事:每天娶一個新娘,然後隔天早上就把新娘殺掉。
負責到處找新娘的大臣,到後來真的找不到「一日新娘」了。大臣的女兒看見父親這麼苦惱,竟然自告奮勇來當國王的新娘。
國王娶了大臣的女兒,就當夜晚準備睡覺時,皇后(大臣女兒)告訴國王:「親愛的,我說個故事給你聽吧!」國王覺得新奇,就答應了。
於是皇后開始說起故事:「從前從前,有個樵夫叫阿里巴巴,有天砍柴時,他發現強盜的藏寶洞穴……」國王聽得津津有味,但講到精采處,皇后卻說她累了,隔天再說。
隔天早上,國王因為故事還沒聽完,捨不得殺皇后,就讓皇后繼續為他說故事。於是,每到夜晚,皇后總會告訴國王一個又一個有趣的故事。
直到第一千零一個夜晚,皇后告訴國王:「沒有故事了,你殺了我吧!」這時,國王看著眼前的皇后,回想起這三年來的點點滴滴。最後,他發現自己愛上了皇后,於是他取消了殘忍的規定,兩人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。
這位皇后名叫辛賀拉查德,而她所說的這些故事,就是阿拉伯口耳相傳的《一千零一夜》故事集。
你看,皇后透過故事的「懸念」救了自己,也救贖了憤怒的國王。
【延伸閱讀:如何設計讓人驚喜的故事?你一定要會的「伏筆3步驟」】
什麼是懸念法?
說白了,懸念就是「懸而未決的答案」。擅長說故事的人,會在故事中設計懸念,讓觀眾產生好奇,不知不覺的就想繼續聽下去。那故事到底該怎麼設計懸念呢?歐陽老師告訴你最厲害的兩種懸念設計:
第一種故事懸念設計:懸置問題
這招就是在故事開始之前,先問聽眾一個問題,讓他們想破頭,而你的故事就是解方。舉例來說:
「你們知道為什麼動保人士要在小海豹身上噴漆嗎?為了好看?不是。為了新奇?不是。大家想想,為什麼盜獵者要獵捕海豹?因為他們想要用海豹皮來做大衣。所以,動保人士靈機一動,發現要保護小海豹最好的方式不是守在牠們身邊,而是在牠們身上噴漆,盜獵者發現海豹皮不漂亮了,自然就打消了獵捕海豹的念頭。」
你看,藉由懸置問題,拉高聽眾的好奇,最後再用你的故事滿足他們。
【延伸閱讀:如何塑造故事人物?記住這個故事公式「內在6角色」!】
第二種故事懸念設計:懸置問題
當你要說「人物故事」,記住,除非你想把故事講的很無聊,否則千萬別把這人的生平從頭講到尾。
首先,請你找出人物的「關鍵轉折」故事;
再來,不要一開始就告訴聽眾他是誰,等故事講完時再揭曉答案。
舉例來說:
「在美國有個年輕人,由於家境貧窮,他開始做起了渡船的生意。但是因為搶了別人的生意,所以被打了一頓,更糟的是,還被告進法院。控告者說年輕人沒有得到肯塔基州的渡船特許權。
當法官正要判年輕人罰款時,年輕人說話了:『法官大人,對方控告我是根據肯塔基州的法律,但其實我是從印第安那州的河邊,把客人載到河中央的輪船上,我並沒有進入肯塔基州啊!因此控告不該成立。』
法官被年輕人清晰的邏輯給震撼了,最後判決無罪。後來,法官很欣賞年輕人,要他跟著自己,繼續學習法律。這位年輕人也沒辜負法官的期望,長大後透過法律伸張正義,成為美國史上最偉大的人物之一,他是誰呢?
各位,他的名字叫做亞伯拉罕‧林肯,美國的十六任總統。」
【延伸閱讀:如何設計故事大綱?你得知道「英雄旅程12步」】

總結:為故事加點懸念,讓聽眾好奇心飛一會兒
回想一下你剛在聽這故事時的感覺,一開始你很好奇年輕人到底是誰,可我沒告訴你。直到最後,我才告訴你他就是鼎鼎有名的林肯,這時,你會發出「哦!」的驚嘆聲,這就是懸念法的力量。
快去找個小故事,然後加點「懸念」。記著,別急著告訴聽眾答案,讓他們的好奇心再飛一會兒,然後,他們就會深深被你的故事給黏住了。
【推薦延伸參考資料】 1.《一千零一夜》一本通 2.輕鬆寫好故事:教你如何製造故事懸念 / 台部落 3.《故事學》歐陽立中著 / 國語日報出版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