會寫作到底多吃香?《為自己而寫》有價值的意見,絕對會被標價!

文章目錄
    Add a header to begin generating the table of contents
    Scroll to Top

    那些老愛說寫作會餓死的人,都該被《為自己而寫》這本書打臉!因為會寫作的人,實在太吃香了!因為他們的隻言片語,在網路上流傳、在著作裡發光。不會寫作的人,在他們面前,根本毫無招架之力。

    我們的寫作教育,出什麼問題了?

    還記得學生時代,只要國文老師在課堂上說要寫作文。全班會非常有默契地發出「哦……」的怨懟聲,因為沒有人喜歡寫作文。但考試會考,又不得不寫。那時的我,雖然跟著大家一起「哦……」,可是心裡卻是雀躍的。因為只有在寫作的時候,我才可以好好說出我想說的話。

    後來,我成為國文老師,換我站在台上,發下作文卷,聽著全班的哀鴻遍野。但這不是最可怕的,最可怕的時刻永遠是「改作文」。教師界流傳一句話叫做「上輩子殺了人,這輩子改作文。」可見改作文對老師身心靈的摧殘程度有多高!

    當然,偶爾改到一兩篇早慧的文字,宛若張愛玲,讓人心頭蕩漾。但更多的是會讓你頻頻蹙眉,或直打呵欠的文章。我認真研究學生的寫作問題,發現有兩大盲點:

    第一,投其所好,失去自我

    比方有一年作文題目叫做「失去」,你知道嗎?學生作文一寫出來,台灣死亡率就瞬間飆高。為什麼?因為大家要嘛寫爺爺奶奶過世,要嘛就寫柑仔店慈祥老奶奶過世。問題是,哪來這麼多柑仔店老奶奶呢?真真假假、虛虛實實。因為他們知道,這樣寫比較容易得到閱卷者同情,進而獲得高分。

    第二,經驗受限,題材乏味

    像是學生筆下最常寫的,不外乎就是準備考試的經驗。挫敗的事,就寫考試失利;成功的事,就寫考場得意。除了考試之外,難道沒有其他生活經驗嗎?其實是有的,只是很多人未曾好好提煉。因此,很多人在大學考完作文後,就不再寫作了。因為他們誤以為自己不會寫,也誤以為寫作是寫給閱卷者看的。

    寫作已經成為這世界的流行色

    直到這幾年,寫作成為這世界的流行色。突然,大家發現寫作可以跨越時空,增加自己的影響力;突然,大家意識到透過寫作出書,可以創造自己的被動收入;突然,大家爭相建粉專、部落格,想要成為網路上的意見領袖。

    是的,因為寫作,讓我不只是老師。還同時擁有「暢銷作家」、「爆文教練」、「知名講者」的多重身分。我發現很多人想寫,卻因為過去對寫作的誤解,而導致用錯誤方法努力,因而不見成效。你說,那該怎麼辦呢?我誠心建議,在你寫作前,一定要把田中泰延的《為自己而寫》讀三遍!這本書是我讀過,對於「寫作心態」,寫得最真誠、也最踏實的。

    延伸閱讀:為何你得學習「爆文寫作」?

    如何克服對寫作的困擾?

    來,你先回想看看,對於寫作,讓你卻步的理由有哪些?

    第一個困擾:「文筆要好才能寫作。」

    田中泰延若聽到,絕對放聲大笑,因為你完全搞錯出發點了。田中泰延說:「因為你日常生活中會讀的文章,有90%都是『隨筆』。」所以不要想寫出驚世鉅作,用輕鬆的筆調、口語的用詞,跟讀者分享真實的你。你茅塞頓開,終於提起寫作的勇氣,開始下筆。

    第二個困擾:「要怎樣寫出讓人想看的文章?」

    這時,田中泰延會反問你:「你寫文章是為了取悅別人嗎?」市面上,不乏教人家如何寫出爆紅的文章的書或課程,我自己也深諳此道。但《為自己而寫》給了我們一個重要的提醒,那就是:「當你成為評價的奴隸時,就會討厭起書寫。」人生是自己的,評價來自別人,你無法滿足所有人的評價,只能過好自己的人生,寫出真誠的自己。在這過度包裝的年代,你會發現,真誠會讓讀者跟願意追隨你。

    延伸閱讀:怎樣寫出讓人想讀的文章?把「故事」變「段子」的3大寫作技巧!

     第三個困擾:「寫作真的能填飽肚子嗎?」

    田中泰延的人生歷程,或許可以作為參考,他曾在廣告公司工作,後來寫影評走紅,片商爭相邀約。最後他跟公司辭職,專職投入寫作。所以他說:「書寫是單獨一人投入的新創企業。」你不只是在寫作,還是在創業。當然,你還是會很納悶著:「收入哪來?」我想以《為自己而寫》最喜歡的一句話回應你:「有價值的意見,就絕對會被標價。」你要做的就是,持續閱讀、思考、寫作!

    延伸閱讀:寫作真的會沒飯吃嗎?教你如何寫一篇文賺1萬!

    總結:這世界總是獨厚會寫作的人

    寫作扭轉了田中泰延和我的人生。我由衷希望,你的人生轉捩點,是從讀了《為自己而寫》開始。記住,不會寫作的人,把人生的挫敗當鳥事,成天抱怨。但會寫作的人,懂得把人生的悲喜,都封裝成故事。

    如果讀完我的文章,你也喜歡這本書,歡迎到博客來支持好書!

    【《為自己而寫》博客來書店傳送門】

    暢銷作家、爆文教練、演說專家。

    一路以來,因為「寫作」而被看見,大量出書、接案、開課;因為「演說」而被聽見,受邀演講、主持、評選。

    更多精選文章
    Scroll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