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在教育提倡「獨立思考」,問題來了,思考可以學嗎?可以的!外山滋比古的《思考整理學》,就是一本教你如何整理想法、創意思考的好書。這篇文章,跟你分享我從這本書得到的啟發。
發明家是怎麼思考的?
我有個朋友叫建銘,是個發明家,發明無數產品,像是「伸縮電蚊拍」、「會跑的鬧鐘」,並榮獲日內瓦發明展特別獎,名符其實的台灣之光。
我對「發明」特別嚮往,但就是摸不著頭緒。所以請教了建銘,他問我說:「2加4等於多少?」
我愣住,想說這還用問嗎?當然是6啊!這麼簡單。
建銘點點頭,接著說:「很好,那麼我再問你,怎麼樣可以得出6呢?」
啊!我想想,可以是7減1、12除以2、2乘3,還有……
「還有把9倒過來,對吧!」
建銘笑著說。對啊!我怎麼沒想到呢!
「所謂的創新思考,就是重新思考問題!」建銘說這話時,彷彿有光、儼然智者。
我似乎明白些什麼,但又說不太上來。
【閱讀書單:《靈感製造機:如何找到創新的點子》】
為什麼現行教育很難教出會思考的學生?
直到讀了這本《思考整理學》,我才明白為什麼創新和思考是如此的難。
因為多數人從學生時代的學習方式,就注定與「思考」分道揚鑣了。他們的學習標準是:會考的記熟,不會考的忽略。他們奉課本為真理,以標準答案為依歸。
老師認真為學生灌輸知識、答題解惑,卻留下了一個懸而未解的巨大問題:學生真的會獨立思考嗎?
我認為《思考整理學》是一本大膽之作,因為作者犀利指出現行教育問題。
像是老師看似賣力地教,但當學習對學生而言,變成茶來伸手、飯來張口,又怎能提振學習動力呢?
當學生還沒來得及產生疑惑,老師就劇透知識了。
不需要思考的學習,充其量就是一種知識餵食。
老實說,自己作為老師,邊讀邊覺得臉上一陣熱辣,像是被作者呼巴掌。
忍不住想辯駁些什麼,但仔細思考,發現作者說得有道理。
【延伸閱讀:如何迅速表達想法?PEEL表達力架構4步驟搞定!】
這是一本教你如何思考的好書
當然,論定一本書,不是看作者批判力道有多大,而是看作者是否真能解決問題。讀完這本書後,我必須說,作者藝高人膽大。他敢說現今的教育問題,正因為他手上握有思考的解方。
作者用生動的比喻,讓思考現形。
像是他說:「思考是有技巧的調酒。」教你如何調和各家想法,讓思考獨創而不獨斷。
再像作者說:「別把卡片變成黑夜中的蝙蝠」,教你如何用卡片整理想法,一要記出處,二要下標題。
在我看來,這些充滿畫面感的比喻,就是作者思考力的展現。讓本來抽象的概念,變得具體且好記。
另外,雖然書名叫《思考整理學》。但我發現書裡,竟暗藏各種「學習技巧」,甚至顛覆你的認知。
像是很多人學習怕忘記,但作者告訴你:「要讓大腦高效運轉,就一定要不斷遺忘。」
像是有些人學習總喜歡用看的,不愛動筆,但其實動筆寫才是思考,因為書寫是利用「線性語言」表現「立體思考」。
【延伸閱讀:為何你得學習「爆文寫作」?】
總結:學會如何思考,而不是假裝努力
學習,最怕的是假裝努力,卻不得其法;思考,最怕的是故作姿態,卻拾人牙慧。
還好,我們有《思考整理學》,才能學得精準、想得透徹!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如果讀完我的文章,你也喜歡這本書,歡迎到博客來支持好書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