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要你說出關於「天才」的三個關鍵詞,那會是什麼呢?我想,多數人的答案是這樣的:聰明、遺傳、完美。
如果你的答案跟這三個差不多,那麼我誠心建議你,《天才的關鍵習慣》這本書,非常值得你閱讀,他將會顛覆你的想像,重新理解何謂「天才」。
歐陽推薦好書:《天才的關鍵習慣》
老師眼裡的過動女孩,竟然是舞蹈天才!
當然,在閱讀這本書之前,可能我們都已接受一個事實,那就是:「我們都是凡人,這輩子與天才絕緣。」
那麼,我們又何必去了解天才的習慣呢?在此,我想先跟你分享一個故事:
小女孩吉莉安在八歲的時候,學校老師通知家長,吉莉安在教室一直亂動,靜不下來,還嚴重影響提他同學。吉莉安的媽媽非常焦慮,趕緊帶她去看心理醫生。
醫生詢問並觀察吉莉安的狀況後,告訴她:「你很乖,謝謝你的配合。我要請你再稍微待一下子,我要跟你媽媽到外面單獨談話,等下就回來。」離開前,醫生順手播放了音樂。
出了房間,醫生告訴吉莉安的媽媽:「我們一起從這扇窗戶觀察她,看看會發生什麼事。」緊接著,神奇的事情發生了。
吉莉安坐沒多久就起來了,開始隨著音樂搖擺舞動,渾然天成。這時,醫生回頭會吉莉安的媽媽說:「恭喜你!你的女兒沒有病,她是個舞蹈天才。讓她去學跳舞吧!」
吉莉安後來成為偉大的舞者,知名音樂劇《貓》,就是吉莉安的編舞作品。
在百老匯演出超過六千場,成為經典之作。就算我們不是天才,《天才的關鍵習慣》會開啟我們搜尋天才的雷達。要知道,稀有的不是千里馬,而是伯樂。
推薦延伸閱讀:肯尼 • 羅賓森「如何找到天賦?」
《天才的關鍵習慣》:何謂天才?
作者克雷格‧萊特對於天才做了通盤式的研究,訴諸理論、詳列事蹟、歸納結論。原本,天才這個概念,在你腦中是一片迷霧,但風吹日耀,迷霧散去,天才的輪廓竟如此清晰可見。
到底什麼是天才?克雷格下了明確的定義:「天才,是具有非凡思維能力的人,原創作品或獨到見解改變社會,造成跨文化、跨時代的影響。」
這下你真的懂了,考試第一、考上名校的,頂多叫學霸,但離真正的天才還很遠。
《天才的關鍵習慣》:如何用天才的方式思考?
那麼要怎麼樣用天才的方式來思考呢?不得不說,絕對是這本書的精華。
克雷格告訴你:「要有童心未泯的想像力。」畢卡索的成就不是來自他畫得唯妙唯肖,而是他用抽象畫顛覆你對藝術的認知。
誰教他的?畢卡索說:「我花了一輩子才能畫得像個孩子。」從此,我看我兩歲女兒的奇言怪行,不再急著說不行,而是蹲下身子,欣賞的這孩子的創意。
克雷格接著說:「天才總是跨界思考。」所以女神卡卡融合音樂、藝術、時尚創造出獨一無二的風格。
她說:「成功的關鍵在於沒有限制。富蘭克林發明了避雷針、醫用導管,同時起草美國憲法、簽署重要協約。既是科學家、又是出色的政治家。
雖然我是國文老師,但從此,我不再只鼓吹學生讀文學,而是對更領域永保好奇,讀點商業、懂點心理、嚐點科學。」
總結:找對戰場,每個人都可以是天才
對我而言,《天才的關鍵習慣》給我最大的啟發,還真不是如何成為天才,而是如何用更開闊的視野,欣賞每一個未來的天才。
正如同愛因斯坦所說:「每個人都是天才,但如果你要一條魚去爬樹,他終其一生會覺得自己是笨蛋。」
對,當不成天才沒關係,但可別用自己狹隘的視野,抹殺孩子成為天才的可能性。記住,識別天才,比成為天才更重要!
如果你想看更多我的閱讀啟發筆記,推薦閱讀:《大腦解鎖》用對大腦,拒絕無效努力!